微头条丨中国第三次新疆科考完成阿尔金山野外科考工作 年轻学子收获满满

科考队穿越海拔超5000米达板时合影。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摄


(相关资料图)

中新网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月7日电(记者 孙自法)经过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在高原大漠戈壁无人区连续近20小时的奔波,中国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新疆科考)阿尔金山野外考察队一行7日凌晨4时多抵达阿尔金山下的若羌县依吞布拉克镇,完成本次阿尔金山野外考察调研工作,多名年轻学子科考队员经受考验,收获满满。

第三次新疆科考空天地网一体化综合科考监测体系建设项目负责人、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刘铁研究员介绍说,这次野外科考行程达4000公里,科考队进入阿尔金山后首先与新疆巴州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座谈交流,随即先后赴阿塔提罕山口、新疆水域面积最大的阿雅克库木湖、库木库里沙漠及沙子泉、骆驼石、风城口达板、乌鲁克苏河、牛心湖、鲸鱼湖等代表性地点及沿途考察调研,行程中虽然频频遭遇高原高寒狂风、强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但科考队员们仍通过努力坚持完成河湖水体取样、测量河道流速、无人机监测野生动物、测量地下水水位、草地拉样方观测等主要设置开展的科考任务。

冰冻厚实的鲸鱼湖。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本次阿尔金山野外科考过程中,第三次新疆科考工作组副组长、中科院新疆分院分党组书记陈曦研究员、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周启鸣、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员李兰海等经验丰富的老一辈科考队员率先垂范,在环境恶劣的无人区冒严寒、顶风沙深入开展考察调研工作,并为年轻科考队员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科考队中的年长队员老当益壮,青年学子队员自然也不甘落后,他们的野外工作生活适应能力、科考表现同样都可圈可点。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博士研究生昝婵娟说,非常有幸这次有机会可以进入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科研考察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科学考察并非一帆风顺,在无人区采集数据非常不容易,行程中也经常遇到突发状况,比如沙尘暴、野牦牛攻击、爆车胎以及半夜在路上科考车辆故障等情况。“总之,这一趟最大的感受就是,在科学考察中,我们可能随时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但是遇到问题我们需要学会解决问题”。

年轻科考队员途中采样。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在这次科考旅程中,深刻体会到前辈在缺乏物质条件下工作的艰辛,以及探索地球科学的快乐。”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博士研究生潘晓辉认为,参与科考活动能从主观体验上丰富对地理各要素的认识,并从具像化文献中升华对各种现象理解。

在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博士研究生黄双燕看来,一方面,地理学专业的研究生确实要到野外走一走,科学考察过程中的所思所感,是书本文献或者遥感影像无法提供的。另一方面,遥感技术确实为大区域资源环境调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像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湖泊变化、冰川积雪变化、植被覆盖情况,遥感影像都可以监测到。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入学一年级的博士研究生李涛是此行年龄最小的科考队员,也是第一次到高海拔地区,刚开始心情很激动,随着科考工作展开,才意识到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给科研工作都会一定程度上造成困难,也终于理解了高寒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他说,这次阿尔金山科考之旅,“让我看到了高寒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以及高寒地区科研工作的艰辛,我们真的应该好好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据了解,中国第三次新疆科考阿尔金山野外考察队结束野外工作后,还将长途跋涉返回乌鲁木齐,对本次采集的样本及相关数据开展进一步分析研究。

作为中国四大无人区之一,1983年建立的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境内,与青海和西藏相毗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超过4600米,保护区内保留了众多中国特有和珍稀的野生动物。(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