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消息丨在夏至,感受中国之美


(资料图片)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时序流转,光阴兴替,绿树葱翠,黄鹂婉转的夏至如期而来。早在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的魅力无处不在,而充满阳光和活力的夏至节气,处处展现着中国之美。

从青绿中感受中国风景之美。在接天莲叶的荷塘里,在绿浪起伏的稻田里,在草木青翠的群山里……处处彰显着中国的风景之美。遍地青绿,满目葱茏,处处生机,这是大美中国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人为改善环境而努力的生动注脚。三北防护林书写着绿色的奇迹,这道“绿色长城”已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沙化土地5亿亩,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在甘肃民勤县,原本彻底干涸并随之形成13公里风沙线的青土湖在沙漠里“复活”,犹如蓝宝石般嵌在大漠里,这背后是无数民勤人为了绿色的努力和付出。视线从西北拉回东南,在南京,曾经杂草丛生、气味难闻的金川河,十年巨变,一河清水绕城郭,成为南京人消夏散步的好去处,在过去10年里,南京150条黑臭河道成功“摘帽”。花开江南绿满塞外,滴翠的景色里,是中国人对绿的不懈追求,这是最美的风景。

在舌尖上感受中国美食之美。中国人有着按照节气吃美食的习俗,这些不断传承的饮食文化氤氲着中国美食之美。浙江余杭的“全荷宴”,让带有荷韵的夏日气息扑面而来;一碗木莲冻是宁波人盛夏里的清凉回忆;夏日吃“夏糕”是苏州人不成文的规定……这些形式不同、味道各异的“节气味道”不仅是节气的应景之物,也让节气有了更多的仪式感,更是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节气美食就地取材,时令和地缘让美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美食背后典故、制作方式、特点成为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最佳渠道,美食的摆放、形态、色泽等还传递着中国人的审美特色。美食之美,浓缩在美食里的中国故事更美。

从韵律中感受中国诗词之美。诗词是中华璀璨文化里耀眼的明星,刻画着社会百态,记录着喜怒哀乐,传递着“中国式浪漫”。“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美好的夏至时节,总少不了诗人的记录与感怀。在江南地区,与夏至同至的还有梅雨,蒙蒙细雨触动着诗人的心弦,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写出了江南夜晚的恬静,刘禹锡“今日看书最惆怅,为闻梅雨损朝衣”表达了心酸与无奈,贺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道出了无尽的愁绪。诗词展现了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高度凝炼之美,这些诗词不仅仅根植在中国人的记忆里,也在国外“圈粉”无数,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跟着时节读诗,让世界领略中华经典的独特魅力。(方芳)

关键词: